被新能源考卷难住,曾经的国产老大哥沦为追赶者。
2022年新能源车企销量排名,奇瑞以232814辆排名第6,比亚迪约以180万辆的成绩夺冠。有意思的是,后者销量接近前者6倍,与前年情况类似;而销量差距已从48.7万辆扩大至159.8万辆左右。
差距变大,奇瑞在新能源时代面临的挑战超越以往。
新能源改变了行业格局,燃油车时代的成绩均难延续。强如大众、丰田或吉利、长城,均不同程度暴露出对于新赛道的不适应。
以燃油发动机和底盘见长的奇瑞,新能源相关技术声量有限。
频推子品牌却屡屡碰壁,高端化突围受阻;燃油车挑大梁与小车“独闯”新能源的战术,已难持续。
要改变现状,奇瑞不能仅仅依靠“工科男思维”与“QQ模式”。
作为奇瑞4.0时代的重要战略模块之一,鲲鹏的意义不言而喻。出身虽晚于比亚迪DM-i,但做出了差异化,值得肯定。瑞虎8PLUSe+的综合功率达到了240kW,565N·米,高于同级别“标杆”比亚迪宋PLUS DM-i的213kW、415N·米。3个物理档位相较于“无档派”的DM-i,至少在高速场景下具备较低的油耗优势。“3擎3档9模11速”的DHT混动系统虽然带来了更强的动力,也间接导致车辆整备质量高于同级对手。以上两款车型的基础配置,瑞虎比宋重了约40公斤。整备质量更大的因素之一,在于双电机+变速箱的鲲鹏混动,物理结构复杂度高于DM-i。换言之,成本则是不可忽略的问题。从起售价看,瑞虎8PLUS e+系列仅比宋PLUS DM-i系列高出一千元。众所周知,比亚迪一车难求,终端至今没有售价折扣的情况,而奇瑞新能源中大车型并未被抢购。鲲鹏混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更高的制造成本,但产品售价既未明显高于竞品,也不算坚挺。被称为工科男的奇瑞,在新能源赛道获得了技术口碑,但成本上并未展现优势。为了降低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,头部车企早早投入了动力电池、智能芯片自研,比亚迪和特斯拉是其中代表。“瑶光2025”战略提到,奇瑞基于CTB技术研发的续航里程超700公里的高性能电池产品将在今年推出;2025年推出基于CTC研发的大圆柱新型电芯动力电池产品,续航里程超1000公里。即便是补短,奇瑞仍旧选择了高参数而非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,并不匹配现有小车主打新能源的自身情况。可以预见,自研电池可能会为奇瑞再添技术口碑,但对整车制造成本的优化程度,只能尚待观察。目前新能源车企能够盈利的为数不多,且有明显的头部效应。比亚迪去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为57.16亿元、特斯拉全年净利润为125.83亿元。四季度盈利2.57亿元的理想汽车已算表现“较好”的新能源车企,但也无力扭转全年超20亿元净亏损的局面。国内头部车企整车毛利率大多处于15%以下,并且燃油车仍是盈利主力,如吉利(73%)、长城(88%),奇瑞(81%),新能源车型的整车毛利率水平很可能远低于15%。换言之,传统车企的新能源项目仍旧需要燃油车业务搭把手。而乘联会预计,今年国内新能源渗透率将会突破30%。燃油车是奇瑞强项,而“以油养电”的发展模式前景已然不乐观。比亚迪、特斯拉高歌猛进的核心之一在于成本,鲲鹏混动没有为奇瑞锦上添花,技术特点也未受市场追捧。电池、智能芯片布局“迟到”,间接导致奇瑞新能源被动地依靠“小车”战术。
去年奇瑞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3.2万辆,其中,小蚂蚁为9.3万辆,QQ冰淇淋超十万辆。燃油车时代,奇瑞凭借QQ打开局面,如今奇瑞的新能源销量仍旧寄望于微型车。本质上,奇瑞新能源仍是“QQ模式”。同绝大多数微型车一样,奇瑞小蚂蚁和冰淇淋也是“薄利多销”的商业模式,销量是核心。依靠爆款微型车MINI EV系列,上汽通用五菱近两年保持国内新能源销量前三,但增速已然接近停滞。数据显示,去年其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仅为2.5%。而以小型车欧拉为主的长城新能源销量,同比下降7.5%。国内品牌的小、微车型受定位所致,普遍盈利能力较弱,其销量数据的“含金量”也相对较低。既不算挣钱、趋势不利的领域,却是奇瑞新能源的唯一主力所在。Smart2021年全球仅3万+辆的销量,高端微型车市场的落寞显而易见。随着Smart For Four、精灵的推出,其产品矩阵正在逃离微型车的范畴。现有微型车市场,未有冲高者,只剩销量和成本搏杀。上汽通用五菱已为行业给出了成本控制方案,并且几乎探明了年销量上限。奇瑞新能源销量主力集中于小、微车型,无论从销量还是售价上进行拓展,结合友商探路的结果都不甚乐观。如果以差异化突围,似乎也缺少一些条件。类似QQ冰淇淋这类薄利多销的小车,即使忽略车型体积限制而搭载鲲鹏混动营造一定差异化,鲲鹏混动与外部采购电池均对车辆成本不利,对于极致压缩成本的微型车而言,显然不是可行性方案。自研电池暂未面世,奇瑞新能源可打的牌并不多,暂不具备依靠产品差异化突围的条件。海外市场或许是为数不多的突破口,成本控制仍是核心问题。新能源微型车售价是主要卖点,如果叠加关税、运输等一系列成本,势必导致终端售价上涨,这与性价比为核心的微型车市场需求相悖,扩充本土化生产线势在必行。去年奇瑞年出口超45万辆,同比增长67.7%。作为最早出海的国内车企,奇瑞仍主攻海外新兴市场。2014年的巴西工厂之后,奇瑞近日宣布在阿根廷投资4亿美元建厂。作为南美第二大经济体,阿根廷市场去年的新能源销量仅为7848辆,潜力巨大;借势阿根廷锂矿工业化进程,奇瑞有可能获得较大增长,立足巴西、阿根廷南美前二经济强国,可辐射整个南美市场。布局早、品牌有一定声量是奇瑞在海外新兴市场的优势之一,问题还在成本。由于奇瑞的自研电池还在路上,国轩高科将在阿根廷本土生产奇瑞所需的锂电池。早出海早布局的优势,很可能被对手抹平。海外布局同样积极的比亚迪,其零部件高度自研自产,规模化、本土化成型之后,较为容易将国内高中低档产品的强势复制到海外。相比之下,奇瑞不仅需要补短,还需从“QQ模式”过渡到“全面发展”。
奇瑞子品牌接连不断,却一直未能改变叫好不叫座的局面,可能欠缺一招“攻心计”。从观致、瑞麟到如今的星途,奇瑞从设计到用料可谓花足心思。观致车型安全性多次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认可;星途入门级车型追风的高强度钢占比6成,凌云占比85%。奇瑞自研1.6T发动机参数为190匹马力290牛米,而2.0T发动机则为260匹马力,400牛米。作为对比,宝马330Li所搭载的2.0T高功率发动机的参数为245匹马力,400牛米。据多家自媒体马力机测试,奇瑞发动机实际扭矩甚至略高于标定。自研成果赢得一片掌声,设计、技术、用料、口碑兼具,奇瑞高端化受阻的重要因素,是对高端用户的心理需求有所忽略。去年星途仅售出51142辆,与“存在感”不强的极星年销量相当。吉利本品牌和子品牌都推出了新能源车型。而奇瑞则不同,本品牌有部分车型搭载鲲鹏混动,微型车采用纯电,而高端的星途却只有燃油车型。新能源车型即使销量不及燃油版,也能扩充产品覆盖面。随着新能源渗透率逐渐增高,两类车型的销量比例势必此消彼长。奇瑞冲高的思路似乎与行业方向相悖,星途未能满足部分消费者选购新能源车型的需求。正在错过“新”市场的星途,产品细节与高端定位有一定出入。星途以290T、400T区分车型,用发动机扭矩作为车型代号并不罕见,但已不是高端品牌的做法。相比之下,宝马后两位数字所代表的发动机排量已是“象征意义”,并未像星途一样具体到参数。如论动力参数,同价位车型的电机可以轻松超越燃油发动机。把马力或扭矩等参数贴在车尾的行为,常见于一些性价比品牌,这显然让星途的潜在用户难以理解。以凌云和瑞虎8PLUS系列为例,两者车身尺寸接近,车机形态几乎一致,不少星途车主表示瑞虎的内饰设计更为讨喜。动力部分的差异非常小,两者都配备了同款290T发动机,差别为2.0T发动机,星途仅仅高出瑞出瑞虎10牛米。两者最大的差异是肉眼不可见的高强度钢比例,“工科男思维”这方面值得肯定,然而肉眼可见的高端不太明显,难以说服大多数用户接受更高的价格。并且以运动牌主打高端的星途有点吃力。打不开局面难免着急,去年星途“出圈”源自“赛道级”营销词汇引发了巨大争议。不论对错,星途的急迫已经溢于言表,营销发力过猛受到质疑,这一行为已难言高端,对部分潜在用户可能起到“劝退”效果。
蔚小理跌跌撞撞跨过了“十万辆生死线”,比亚迪朝着“四百万辆目标”挺进,汽车行业格局因新能源已巨变。今年是星途上市第四年,而新能源车型还未推出。燃油车逐渐被新能源取代是趋势,此时品牌高端化刻意避开主流,并不务实,销量也确实不容乐观。奇瑞冲高再次遇阻,星途不及时调整将可能成为下一个观致。如前文所述,工科男思维让奇瑞产品侧重技术而非对用户心理有较为全面的照顾,QQ模式不仅让奇瑞新能源陷入了“鸡肋”困局,也间接导致了奇瑞对于“小车”过多分散精力和资源,间接压缩“大车”发展空间。新能源微型车寄望海外市场扩张,以及新能源中大车型进一步拉低售价,均需等待自研落地。高端子品牌没有“新”意,产品细节和营销方式与高端定位匹配度不高。冲高受阻,无法复制友商以高打低的策略。